(原标题:五周年扬帆新起航,科创板改革再出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2024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五周年。
五年前,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正式上市,同时开创注册制先河。
五年以来,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以及节能环保等前沿科技领域的573家硬科技企业借力科创板成功上市,企业得以尽享资本市场红利,投资者也获得分享高潜企业成长利好的机会。
于科创板而言,2024年是整装再出发的关键时点。
从制度层面而言,仅4月以来即有数个重磅政策相继发布。
4月12日新“国九条”出台,4月16日,“科创十六条”发布。
4月30日《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施行。
6月19日“科创板八条”问世。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6月19日举行的2024年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明确,将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机制,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受访人士看来,回望过去五年,科创板“硬科技”的板块特征和服务科技创新主体的效果颇为显著。展望未来,伴随上市标准的提升,科创板将进一步激发资本市场活力,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为有力的发展动能。
改革再出发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正式上市,科创板迎风起航,同时也开创了注册制的先河。
时至今日,科创板迎来开市五周年,五年间,科创板上市公司扩容至573家,市值合计高达5.36万亿元,IPO总融资额亦高达9108亿元,逼近万亿规模。
回望科创板服务科技创新5年来的“成绩单”,这片“试验田”孕育出诸多创新性制度,也为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提供更多可能。
首先,科创板定位于服务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硬科技”成色是其鲜明亮点与创新之处。
国金证券相关负责人提到,科创板开市以来,历经科创属性规则优化调整,以及审核中对于科创属性的持续重视,科创板上市企业科创属性已经成为板块的鲜明特色,科创板也已经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
目前科创板块上市公司高度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已经形成上下游链条完整、产业功能齐备的发展格局;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云集,成为美国、中国香港之外全球生物医药的主要上市地;同时科创板在光伏、动力电池、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链也已经初具规模。
其次,科创板首创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的先河。
再者,继率先试行注册制后,做市商制度同样在科创板首次推出。2022年5月13日,证监会出台科创板做市规定,符合条件的券商可按照要求向证监会申请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资格;2022年10月31日,科创板做市机制正式起航。
在做市商的参与下,科创板市场流动性、定价效率、活跃度得到提升。业内人士表示,做市商机制的引入有望提高科创板市场流动性,保持交易活跃度,同时还可以平抑市场波动,进一步促进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
在6月19日举办的2024年陆家嘴论坛上,上交所党委书记、董事长邱勇从多个维度总结了科创板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邱勇提到,科创板的设立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撑;促进关键领域产业链的形成和集聚,在新一代技术、高端设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形成完整产业链;提高科技企业创新力度,2023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2.2%,是A股公司平均值的3倍以上;科创板助力科创企业做大做强,从2019年到2023年的四年时间里,科创板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3%和24%;激发创新资本对科创企业投入力度,九成科创板公司获得创新资本注资,平均规模达9.3亿元。
就在科创板开板五周年前夕,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这一重大政策被市场视为“科创板八条”。
“科创板八条”的出台标志着科创板改革再出发,提升优质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制度包容性、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推动再融资储架发行试点探索、建立“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等重大改革方向和备受关注。
扬帆新起航2024年7月22日,科创板设立恰满五周年。由于开年以来系列科创板与科技企业政策相继出台,使得科创板站上扬帆起航的全新起点。
4月12日,新“国九条”发布,明确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同日,证监会出台《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上交所同步发布《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
根据文件,科创板上市门槛从三个方面得以提升:强调发明专利的产业化;企业要想登陆科创板,需要提供合计50项以上的发明专利。过去,这些发明专利的要求为“形成核心技术和应用于主营业务”;按照《指引》,如今需要在上述要求的基础上满足新条件“能够产业化”。
发明专利不仅新增“能够产业化”要求,而且对于用于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数量要求也有所提高,由过去的“5项以上”调整为“7项以上”。
研发投入规模方面,将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由“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调整为“累计在8000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经营业绩方面,提高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在原来基础上提升5个百分点至不低于25%。调整后,科创板企业若想上市,需要满足约束条件: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5%,或者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3亿元。
这一系列规定的背后,皆在强化“硬科技”定位,4月16日发布的“科技十六条”、6月19日出台的“科创板八条”均与之一脉相承。
“科技十六条”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进一步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支持科技型企业依法依规境外上市,落实好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更好支持科技型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发展。
“科创板八条”则从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多方面为“硬科技”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内容涵盖强化“硬科技”定位,开展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优化科创板上市公司股债融资制度,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完善交易机制,加强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积极营造良好市场生态等方方面面。
其中,并购重组成为监管当前鼓励的重点方向。“科创板八条”明确,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提升产业协同效应。适当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着眼于增强持续经营能力,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丰富支付工具,鼓励综合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方式实施并购重组,开展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研究。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开展吸收合并。鼓励证券公司积极开展并购重组业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证监会主席吴清也在2024年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支持上市公司运用各种资本市场工具增强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发挥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助力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横向、纵向整合协同。
根据受访人士分析,监管鼓励科创企业间并购重组叠加科创板上市标准的提升,意味着科创板“硬科技”属性进一步增强。对于“硬科技”属性突出、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科技企业,科创板IPO仍为最佳之选;对于综合实力稍弱的企业,产业并购或是更为可取的发展之径;而对于已经上市的科创板企业而言,在既有实力强劲的情况下,加大产业链上下游并购整合,或是较为理性之选。
展望未来,国内外机构人士均对科创板未来期待满满。中信证券执行委员、全球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主任马尧认为,随着科创板深化改革,科创板将进一步激发资本市场活力,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新动能。
在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孙利军看来,从政策环境来说,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受益于更加规范的市场秩序和更加透明的信息披露,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融资环境。在不久的未来,这些中国领先的科技创新企业可以在科创板的助力下,实现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进一步成长为领先全球的头部企业,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增长引擎,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
股市杠杆是什么